【绚丽甘肃】河西宝卷:说唱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河西宝卷民间手抄本
河西宝卷搜集研究专家郑殿有先生
高正刚先生与邢积善老人演唱河西宝卷
民间艺人们在农户家中演唱
农闲时节的河西走廊,晚霞隐去,夜幕降临,人们聚在一起,一边喝茶拉家常,一边恭候宣卷先生。不久,一位长者走来。他屏息静气片刻,神情一振,面向众人,朗声吟诵:“念卷之人坐端正,听卷之人要用心;用心听卷才有功,善恶二字听分明……”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宣卷时的情景,也是河西走廊常见的一幕。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陈自仁
唐代变文的历史演变
河西宝卷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如祁连山清澈的泉水,数百年乃至上千年间,一直在河西走廊静静地流淌,未能引起外界重视。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河西宝卷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引起学界重视、民众关注。可是,河西宝卷是何种说唱艺术,从何而来,人们还是不甚了了。
关于河西宝卷的渊源,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河西宝卷是活着的敦煌变文。对此,有人提出两条理由,一是敦煌变文发现于敦煌;二是河西宝卷与敦煌变文的文本格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河西宝卷与敦煌变文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在敦煌变文与河西宝卷之间,找不到必然的链条,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把两者链接起来。
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从河西宝卷的内容、文本格式和说唱形式来看,河西宝卷同敦煌变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中国的民间文化发展到唐代,兴起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即说唱艺术。唐代说唱艺术的文本,多由韵文和散文结合而成。这种文本,无一例外都是手抄本,常以“卷”的形式流传民间,因此被后世称为“卷子”。每幅卷子,除了文字,还配有图画,图文并茂,可读可看。这种图画,类似于今天的插图,在当时被人们称为“变相图”,即文本内容的变相。这种有插图的卷子,又被人称为“变文”。
变文是一种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读物,识字者可以将其作为宣讲的底本,识字少或不识字的人,通过看图也能大致明白卷子的内容。所以,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说:“‘变文’的意义,和‘演义’是差不多的。就是说,把古典的故事,重新再演说一番,变化一番,使人们容易明白。”
“变文”一词,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遗憾的是,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人们无缘目睹变文的风采,其原因是传世文献中,未发现唐代变文的卷子。直到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道士王圆箓偶然发现,大批唐代卷子出世,人们这才看到了唐代变文的真面目。从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变文,被人们统称为“敦煌变文”。
变文的内容,原为印度佛经故事。在传播中,变文的内容发生演变,吸收了大量中国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成了俗文学的一部分。变文流行于民间,从内容看,有佛经故事和民间传说,也有历史故事;从文本创作格式看,韵白相间,大段的念白之间穿插诗词歌赋;从表演形式看,有说有唱,还有乐器伴奏,同如今河西宝卷的文本格式及其说唱形式极其相似。
这说明,河西宝卷的源头,应该是唐代变文;河西宝卷从文学体裁的角度看,由唐代变文发展演变而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河西宝卷与敦煌变文应该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唐代变文演变为河西宝卷,是一次文学艺术上的蝶变,是说唱艺术上的华丽转身,不过,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在唐代,变文的主要内容是佛经故事,一般在寺院里由僧人宣讲。宋真宗在位时(998年-1021年),统治者以变文宣讲蛊惑众生,影响安邦治国为由,明令禁止僧人在寺院宣讲变文。于是,一些僧人走入民间,在瓦子等娱乐场所宣讲变文。
变文进入瓦子等娱乐场所,很快发生变异。宋代的瓦子,又名“瓦舍”“勾栏”“瓦肆”,类似今天的娱乐城。变文宣讲者为了适应这种娱乐场所的环境,迎合听众的胃口,大量增加了世俗的内容,佛经的内容逐渐减少。同时,一些与寺院毫无关系的人,看到这种宣讲具有商业价值,有利可图,于是也加入了宣讲队伍。
变文在瓦子等场所宣讲的结果,是原有宣讲方式的变化。宣讲队伍中,随着大量民间艺人的加入,当时流行的一些表演形式融入了宣讲活动,宣讲由原来的简单的个人说唱,增加了伴奏和伴唱。唱的部分,有了固定的歌词和曲子,形成了词牌。终于,变文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蜕变,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流传开来,这就是宝卷。宣讲变文演变为宣讲宝卷,变文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和元代是民间表演艺术最活跃的时期,很多民间艺术诞生于这一时期。变文演变为宝卷,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敦煌藏经洞中发现大量唐代变文,说明唐代时的河西走廊,变文宣讲十分盛行。安史之乱以后,从五代到整个宋代,河西走廊被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割据,大部分时间处于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统治之下。变文宣讲作为汉民族的说唱艺术,渐渐淡出生活。变文演变为宝卷后,宝卷作为民间说唱艺术,在河西走廊的兴起是明代以后的事。明代时,丝绸之路中断,河西走廊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匮乏,于是,寓教于乐的宝卷说唱艺术,受到了人们的欢迎。随后,大批地方文化人参与了宝卷的改编和新宝卷的创作活动。就这样,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河西宝卷。
河西宝卷的流传方式有两种:一是文本流传,二是口头流传。
传统的河西宝卷文本,大都是手抄本。人们相互传抄,是河西宝卷文本流传的主要方式。在河西走廊的偏僻乡村,人们认为传抄宝卷是积功德,做善事,部分宝卷文本结尾处,还有劝人传抄的语句或诗词。在河西农村,识字人传抄宝卷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一件得人心的事。识字人都愿意抄宝卷,有的人抄了自己欣赏收藏,有的人抄了赠送亲朋好友。不识字的人,也要请人抄宝卷,放在家中,用于镇宅避邪。在河西走廊,素有“家藏一宝卷,百事无禁忌”的说法。
口头流传是河西宝卷最基本的传承方式。口头流传,俗称“宣卷”,也叫“念卷”“唱卷”。在河西农村,一年之中,宣卷的时间没有定制,一般在春节前后和农闲时节,特别是春节前后,是宣卷的黄金季节。宣卷活动可在村子的公共场所进行,也可在私人家中进行。村子公共场所的宣卷活动,常在学堂、广场、文化室、打麦场、树荫下进行。公共场所的宣卷活动,有时比较庄重,要举行简单的仪式,有时比较随意,类似于说书、讲古,娱乐性较强。
生活条件较好的人家,会在农闲时节主动设局,请先生宣卷。宣卷先生到来之前,主人会把室内外打扫干净,在炕中央放上炕桌,摆上糖果、茶点。夜幕降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孩提儿童,陆续来到设局人家听卷。宣卷先生正式宣卷之前,要洗手漱口,然后开始宣卷。听卷者对宣卷先生毕恭毕敬,不喧哗,不随意走动。宣卷时间久了,宣卷先生要休息一会儿。这时,听卷者方可自由活动。
文本格式与多情说唱
河西宝卷有相对固定的文本格式,也有其独特的说唱形式。
河西宝卷的基本格式,是韵文与散文结合。散文部分一般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和发展过程。韵文部分常常重复散文部分的主要情节。韵文部分的句式,以十字句最多,七字句次之,还有五字句、四字句,句子大都押韵。韵文部分较长时,一个韵难押到底,会多次更换韵脚。从文字比重看,一部宝卷中,韵文往往多于散文,也就是说,“唱”和“吟”的部分,多于说的部分。河西宝卷的开头、过渡和结尾,有相对固定的格式。这种格式,基本上已经程式化了。
河西宝卷的开头,俗称开卷。开卷部分,均为韵文,也称开卷词。开卷词有的为四句,有的为八句,最长的有三十句之多。开卷词类似于唐代变文中的“押座文”,一般是七言韵文,同押座文一样,有镇压四座、导入正题、收摄心神之意,目的在于点明要念宝卷的题名,内容以劝人弃恶扬善为主旨,要人们认真聆听宝卷内容,从中吸取教益,多多行善积德。
开卷词之后,紧接着是一段散文,也叫“说白”,通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故事的起因,然后将故事逐步引向高潮。这段过渡文字,常用的格式是“却说……”或“话说……”。如《老鼠宝卷》,开卷词之后,接着是散文:“话说这部《老鼠宝卷》,出在大宋年间。那五鼠闹东京以后,孽种流传,余恶不尽,其子孙们便乘着祖先的遗风,到处横行,苦害百姓,可偏偏就是常常遇到一个天敌——狸猫。”几句话,道出了故事的起因。
一段散文之后,又是韵文。常见的韵文,每句十字,由于是故事的展开部,一般篇幅较长,有的长达三十句。如《老鼠宝卷》展开部的韵文:“小老鼠,在洞门,左窥右巡,四下里,望不见,狸猫身影;使平生,本事儿,躬身出洞,穿堂屋,进厨下,仔细搜寻……”有的宝卷,在此段韵文前,还会有二句或四句感叹诗。如《红灯宝卷》的感叹诗:“天有不测风,人有旦夕福。关门屋里坐,天上掉下祸。”这类感叹诗,类似于唐代变文中的偈语,富有哲理,发人深省。
宝卷结束时,有一段歇卷歌。歇卷歌都是韵文,有归纳总括主题的意思,也有宣卷人自谦的内容。如“念卷之人识字浅,语句不通白字满。今天夜里大家散,下次听我念新卷。”河西宝卷中的歇卷歌,类似于敦煌变文结束时的解座文。
上述河西宝卷的文本格式,只是一个大致的程式。这个程式的形成,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无论是河西宝卷的作者,还是宣卷人,大都遵从了这种程式。但是,这一程式并非一成不变,有时,创作者会根据情节的需要,对程式进行调整。有时,宣卷人也会依照说唱习惯和需要,对程式进行调整。
河西宝卷的说唱形式,包含了说、唱、诵(吟)三种表演形态。其中散文属于说的部分,韵文有的要唱,有的要吟诵。唱的部分,一般要按宝卷的原有词牌曲调唱。由于多数词牌曲调已经失传,宣卷人有时也会用当地民歌曲调代替。唱,讲究唱功,宣卷人的嗓子要好,曲子要唱得准,还要有表情配合,特别是上肢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要生动、准确、传神,以增强宝卷的艺术感染力。属于诵的韵文,必须带着感情吟诵,语调讲究抑扬顿挫、起承转合,语速语调,音质音色,要达到绘声绘色的效果。掌握唱和诵的技巧,对一个宣卷人来说至关重要。唱和诵的水平高,会给宣卷人赢来很高的声誉。
宣卷时,听众中会有几个“接卷人”。当宝卷说唱到一定的“接口”时,接卷人就吟唱一声。一部宝卷的“接口”在哪里,宝卷文本一般不作规定。已发现的敦煌变文中,有“接口”标志,大都放在韵文和散文的交接处。《金瓶梅词话》中有多处描写宣宝卷的场面,其中第五十一回写道:“月娘因西门庆不在,要听薛姑子讲说佛法,演颂《金刚科仪》。在明间内安放一张经桌儿,焚下香。薛姑子和王姑子两个对坐,妙趣、妙凤两个徒弟立在两边,接念佛号。”这里的“接念佛号”,就是“接口”。由此可见,宣卷时接口的场面,明代已经有了。
在河西走廊,宣卷时,也会出现听众集体接口的场面。所有听众不约而同地吟唱,甚至朗诵部分韵文,场面热烈感人,常常把宣卷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历史上,河西宝卷配有许多曲调,民间有“大调三十六,小调七十二”之说。这里说的大调小调,并非调式,而是指曲调,指说唱河西宝卷时,配有很多音乐。河西宝卷流传至今,大部分曲调只剩下词牌名称,曲调和唱腔已经失传,没几个人会唱了。河西宝卷常用的词牌有《哭五更》《叫号》《莲花落》《喜调》《西江月》《浪淘沙》《山坡羊》《耍孩儿》《达摩佛》《洒净词儿》《采茶词儿》等十来种。由于原曲调失传,宣卷人只好用当地民歌曲调来代替。据考证,原始的河西宝卷曲调,有鲜明的宗教特色,大部分由寺院的诵经声调发展衍化而成,另一部分取材于乡间的俚曲小调。
早期的河西宝卷,说唱形态具有仪式化的特征,整个说唱过程,会按一定的仪轨进行。那时,说唱场面十分隆重,说唱时会有乐队伴奏。如今的宝卷说唱,已经很随意了,曲调的使用,由宣卷人根据宝卷内容而灵活选用,伴奏乐器可有可无,有时只用小鼓、简板、碰铃、木鱼等小型乐器伴奏,有时用一两把胡琴、三弦伴奏,有音响效果就可以了。
通俗的生活教科书
据不完全统计,流传各地的传统河西宝卷文本在700种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题名不同,内容重复。除去异文本,存世的河西宝卷至少在100种以上。已发现的流传于民间的河西宝卷文本,大都是手抄本,只有少量的木刻本和石印本。这些木刻本和石印本,印制于清代至民国时期。按内容来划分,河西宝卷大致可分为五类。
一是宗教题材卷。河西宝卷的内容极为庞杂,有的一篇作品中,释道等几方面的内容都有。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插入了佛家劝化语。这里所说的宗教题材,是指宝卷中的故事,来源于民间宗教传说。其中很多宝卷,是佛经的俗讲,反映的是民间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据考证,历史上,宗教题材的河西宝卷文本数量很多,民间收藏数量相当可观。
二是神话传说卷。这类宝卷的素材,主要取自神话传说。它同宗教题材类的宝卷,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又有根本的区别。宗教题材宝卷的主题,不外乎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和修道成仙,消极因素较多。神话传说类宝卷,主要是讲故事,情节生动,扣人心弦,娱乐性更多一些。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讲述沉香劈山救母故事的《沉香救母宝卷》;讲述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天仙配宝卷》;讲述药王孙思邈故事的《药王救苦忠孝宝卷》,等等。这类宝卷,神话色彩浓,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封闭落后的乡村,人们耳熟能详,又百听不厌。
三是历史故事卷。在河西宝卷中,有大量反映历史人物的作品。这些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带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同史实有着根本的区别,只能作为民间流行的历史故事看待。其代表作品有《孟姜女哭长城宝卷》《昭君和北番宝卷》《黄忠宝卷》《薛仁贵征东宝卷》《樊梨花征西宝卷》《包公宝卷》《康熙私访山东宝卷》《康熙访江宁宝卷》等。
四是现实生活卷。河西宝卷中,有相当一部分与百姓的现实生活关系密切。这部分作品,数量多,质量也比较好,代表作品有《烙碗计宝卷》《丁郎寻父宝卷》《蜜蜂计宝卷》《继母狠宝卷》等。这部分宝卷,还可分为三类:一是劝喻人的,如《继母狠宝卷》等;二是反映当地重大事件的,如反映武威大地震的《遭劫宝卷》,反映古浪人民在武威大地震后又遭兵祸旱灾瘟疫的《救劫宝卷》等;三是实用类的,如求子用的《求子宝卷》和《得子宝卷》,祭神用的《祭神宝卷》等。
现实生活类宝卷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当地文人创作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浪县大靖人冯相国创作的《救劫宝卷》。这部作品,反映1927年武威一带遭遇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四处逃难的悲惨生活。这类作品,贴近百姓生活,一经问世,就在当地引起轰动,广为传诵。
五是童话寓言卷。河西宝卷中,有不少属于童话寓言类的宝卷。这类宝卷,通常是大人讲给孩子听的,同时也深受大人喜爱。其代表作品有《老鼠宝卷》《鹦哥宝卷》《黑骡子告状宝卷》《义犬救主宝卷》等。
童话寓言类宝卷,大都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动物,故事针对性强,富有智力启迪和思想教育意义。如《鹦哥宝卷》,讲述一只美丽的鹦哥,为了给母亲摘一颗梨,飞行5000里,好不容易找到了果园。可是,由于它的美丽,遭到了人们的捕捉。被捕后,它被送到有钱人家,成了有钱人的玩物。孝顺的鹦哥心中想着母亲,不愿做有钱人的玩物,以绝食抗争,最后逃脱樊笼,带着梨回到母亲身边。这部宝卷,通篇宣扬了鹦哥的孝心,给人以教益和启发。再如《老鼠宝卷》,讲述老鼠为害人间,与狸猫为敌,被狸猫吃掉后,去阴间告状。它拔下自己的胡子,做成判官笔,送给判官,打通了关节,来到了阎王面前。最后,老鼠还是打输了官司,阎王判决:“将老鼠重打四十,送还阳间,辈辈给狸猫作食。把狸猫送回阳间,交给百姓,将捕鼠作为天职,以尽鼠害。”这部宝卷,无疑是一首正义战胜邪恶的凯歌,字里行间,充满童趣和幻想,听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河西宝卷内容比较复杂,在杂糅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了历代民间宗教思想和民间神话、风俗、礼仪、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属于民间百科全书式的文化遗产。因此,将河西宝卷分为以上五类,只能说是大致划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河西宝卷作为通俗的生活教科书使用。遇到自然灾害时,人们会念卷,用它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遇到不平之事时,人们会念卷,祈求惩恶扬善、伸张正义;遇到儿女不孝、兄弟不和、妯娌龃龉、家事不顺时,人们会念卷,宣扬忠孝仁爱,谴责忤逆,使有错的人受到教育,知错改错。由于河西宝卷具备了这种寓教于乐的作用,它才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之中,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河西宝卷是中国说唱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作为河西走廊群众的精神寄托和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说明了它的价值所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受新的文化娱乐方式吸引,河西宝卷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新的形势,河西宝卷的保护、整理和研究,显得更加重要,也更有意义。
曾经点石成金!请赐压押韵句子
曾经点石成金,
勿空。
有哪些精辟的感情句子分享
《原创》精辟的感情句子
1.人生最美的风景,不在是相遇。而是,和你白头到老。
2情浓千古,万心归一,唯你独爱,不离不弃。
3.你活着,我也开心的活着。你如果死了,我活着也是真的死了。
4.我多么想。一不小心,就和你白头到老。
5.亲爱的。因为有你。我的世界才完整。
6.真心换不来真心,认真得不到情深。
7.你若能给我,一生不变的爱恋。我定能给你一生一世的陪伴。
8.有缘相识且无缘。
真心相爱梦难圆。
今生缘尽空悲切。
来世再续未了缘。
关于感情的句子有哪些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性德《木兰词》
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南歌子词两首》
4.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喜欢的话,点个赞吧(>^ω^<)
看淡感情的人生句子有哪些
人生只要两次幸运便好,一次遇到你,一次走到底 。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人生很多人事,不是不懂,只是无奈。一辈子,就图个心里痛快。那些想不通头疼,想通了心疼的人事,不如淡然视之。我们真实地活着,但不是每个人,每件事都要较真到底。真实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场心痛。开心地活着,如花自然开,自然落,不难过。
慢慢的,我变了,学会了让舍得的和舍不得的都随缘了。生活告诉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陪你经历所有。珍惜所有的相遇,也尊重所有的失去。
人生总要吃苦,把你的一生泡在蜜罐里,你也感觉不到甜的滋味,因为有了苦味,我们才知道守候与珍惜,守候平淡与宁静,珍惜活着的时光。总有些苦必须要吃的,今天不苦学,少了精神的滋养,注定了明天的空虚;今天不苦练,少了技能的支撑,注定了明天的贫穷。为了日后的充实与富有,苦在当下其实很值得。
别太为难自己,有些人,不值得你掏心掏肺;有些事,无须一直铭刻于记忆。别等到无能为力,才选择顺其自然;莫因为心无所恃,才被迫随遇而安。有些人与事,是你必须要路过的驿站,好坏、成败、聚散、爱恨,都无所谓,它们只是帮你尝遍人生百味,阅尽世间百态,看淡世事冷暖。
生命的旅途很长很长,所以在你拾遗幸福的碎片时,走得慢一些,要求的少一些,那么你就不会留下太多的幸福没有捡起,你就不会因为没又捡起而遗憾。
人,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价值,各有各的理念,各有各的世界观,各有各的人生观,各有各的价值观。不随意苛求别人,不盲目要求自己,保持善良,做到真诚,宽容待人,严以律己。得与失,成和败,聚或散,都是人生的一种成长,看淡,心情才好,看开,日子才美。
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匆匆而又忙忙,跌跌而又撞撞,奔波而又小心,劳累而又费心,一生,留下什么,又得到什么。细想,活着,就该尽力活好,一定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想开、看淡,放松,人不可太精,事不可太勤,不要累人、累己、累心。记住,你好,全家才会安好。
时光流长,岁月蹉跎。无论富有还是清贫,人,只能活一生。不管你多么不愿意承认,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本质在于重复。我们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强大,所以不要太难为自己。
有的时候人会摔一跤,趁这个机会应该回头看一看,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用不着匆匆忙忙往前走,也许你想明白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前面的东西根本就不重要,该有的我们都有了。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身不由己,有太多的无奈心不得已。看不透的伪装,正如猜不透的人心。弄不明的感情,正如读不懂的心灵。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与其红了眼眶,不如笑着原谅。
做人,无论对金钱,名利,还是感情,总之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能过于执着。保有一份平常心是人生的高境界。凡事不要太执着,要懂得释放自己,最重要的是每一天过得快乐开心。太过执着,一定会变得太计较得失,太在意结局,从而把自己逼向人生的死角。
漫漫人生路,我们会遇到许多人、经历许多事。无论遇见什么,我们一定要学会拥有一颗宽容而真诚的心。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待世界、对待别人的态度:淡然处事,宽容待人。
人的感情就像牙齿,掉了就没了再装也是假的。不要把别人的关心当成理所当然,不管他有多爱你,最终也会有疲惫的一天;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给了最好的关系和最爱的人,却把耐心和宽容给了陌生人。
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知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要定期的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人生苦短,财富地位都是附加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简简单单的生活就是快快乐乐的生活。
说什么海誓山盟到永远,说什么沧海桑田永不变。 不过是水上情缘,梦里云烟。 如果有一天,褪去这戏子的妖艳。 消瘦的菱花镜里,是否还能照见昨日的红颜。
最佳的人生状态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能够更好的应对它们。有句话说,凡是杀不死你的,都会让你更强壮。困难是我们成长茁壮最好的催化剂,如果能够面对挑战,冷静的处理,过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增强了,内在空间变大了。
看清一个人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又何必去翻脸。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活着,说简单其实很简单,笑看得失才会海阔天空;心有透明才会春暖花开。人生如此而已。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忧伤的去处。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去轻轻碰触那份深埋的真,不要怪责相遇的早晚,有一个人美丽过你的微笑,有一个人温暖过你的记忆,有一个人驻留过你的人生,便是一种幸福。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学会忘记,淡然对待人生,阳光就在风雨后。珍惜上帝赐予的点点滴滴;善待自己,让自己的心中永远有一片阳光照耀的晴空;善待自己,把眼前的痛苦看淡,或许痛苦之后就是幸福的。
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烈艳,秋有秋的素洁,冬有冬的雅致。人生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潇洒。你笑,全世界跟着你笑。你哭,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哭。当不能拥有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要忘记!
人这一辈子,要经得起谎言,受得了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是胜利,放弃未必是认输,与其华丽撞墙,不如优雅转身。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有很多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执着,更是回眸一笑的洒脱。
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你的爱人,无论你此刻正被光芒环绕被掌声淹没,还是当时你正孤独地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湿,无论是飘着小雪的清晨,还是被热浪炙烤的黄昏,他一定会穿越这个世界上汹涌的人群,他一一的走过他们,走向你。他一定会找到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别把人生搞得太复杂,让一切变得简单些,喜欢了就争取,得到了就珍惜,错过了就遗忘。在历经许多偶遇和分离后,总会懂得,没有抓不住,皆是放不下,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你容得下世界,世界才会接纳你。我是胖胖,感恩生活,分享快乐!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用心结交每一位朋友,谢谢阅读,认同请转发和点赞。
怎么让句子押韵
感谢。
题主的意思是怎么样让句子押韵,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押韵通常指的是押尾韵,即每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
比如上图中的问、身、真、人都押“en”这个韵,这样就使句子押韵了。
再如上图,句子末尾的强和凉都押“ang”这个韵。
再比如:我也曾经像你一样,相信着每张微笑脸庞。其中样和庞都押“ang”韵。
综上所述,题主说的怎样让句子押韵,只需让每句最末的字的韵母押韵即可。
如果题主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给我留言或私信哟,一定会帮助你的。
为什么人们听到 押韵 的句子或者词汇会有“愉悦感”
在一个陌生的语境中,人们偶尔看到一个熟悉的信息,往往会眼前一亮。就好比他乡遇故知,其惊喜可想而知。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举例子都举近期的热点新闻就是这个道理。艺术家都很懂得这个道理,他们的作品往往在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有重复。如一般的排比句,如歌词中的反复咏叹,同样的句式改变上几个字眼再来一遍。让人们温故而知新。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押韵带给人的愉悦感其实是因为它能够使人找到某种节奏,或者暗合了自己心中的节奏。人在生理上也是喜欢某种有节奏有规律的事物的。好比我们听歌,会不由自主跟着他打拍子。如果我们这拍子与他的音乐很合拍,我们就会感到愉快,如果它的节奏乱变,让我们完全找不到北,那我们就不想再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