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莆田南少林的优美句子 莆田南少林游玩说说

生活常识2024-02-27 01:58:50佚名

描写莆田南少林的优美句子 莆田南少林游玩说说

1. 莆田南少林寺四百字作文

今天,妈妈带我去南少林玩。我一边坐着车一边欣赏窗外的景色,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南少林。

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登上台阶,只见南少林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周围的花草树木为这座雄伟壮丽的寺庙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大门的正央还挂着一块牌匾,上面有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南少林。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着三尊主佛,个个慈祥恬静,给人以圣洁之感。

穿过大雄宝殿,来到天王殿。天王殿内有四大王的塑像,一个凶猛,一人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个魁伟高大,神态庄重。

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了罗汉堂,堂中央供有西天佛主-----如来佛像,十八罗汉分别立在如来佛主两侧,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看完了罗汉堂,又接着走,我们又走到了一人房子前,从里面发出了美妙的音乐声,我们走了进去,看见了许多的玉佩、佛珠,观音菩萨。我听见有许多人在

小声说话,有人说:“你瞧这里的东西多吧上次叫你来你都不来。”有人说:“这里的玉佩真好看啊!”有的人说:“我们买一个观音菩萨吧。”我走进另一个房

间,见里面有许多观音菩萨,其中一个最为好看,一座金光灿烂的莲花,座台上面端坐着一位穿着白衣裙,头披白纱的南海观音,好面如白玉,眉似柳叶,嘴像樱

桃,杏眼微睁,右手拿玉净瓶,左手捏着一枝柳条儿,仿佛正向受难的人们洒甘露。

要走了,我恋恋不舍地望了望“南少林”这三个大字,便上了车。

南少林作文二:南少林(823字)

在河南省北部的“嵩山少林寺”非常出名,同学们肯定会认为整个中国只有一个少林寺,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其实啊,在福建省就有好几个“南少林寺”,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莆田市的“南少林寺”。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国庆佳节,爸爸妈妈带我到莆田市的“南少林寺”游览了一番。

在厦门到莆田的高速公路上,我们说说笑笑,非常开心。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莆田市的西天尾镇,南少林寺就坐落在这个镇的山上。上山的路上全

是陡峭的山坡和曲曲折折的弯路,简直是“山路十八弯”了,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总共有五十八个弯之多。上山过程中,我透过车窗往外望去,“啊!”我不禁惊

叹道,“多么美丽的山村景色!”红屋瓦,白房子,虽是那么的朴素、简单,却洋溢着快乐的乡村气息,绿树郁郁葱葱,那是种新鲜得说不出的绿色,让我陶醉在这

乡村美景之中。

到了“南少林寺”的门口,我立刻跳出车门,来到南少林寺的门口,欣赏着四个雄伟的大字:南少林寺。从远处放眼望去,南少林寺地面平坦,地势宽阔。我

也等不急了,马上踏入门内。在天王殿内,我看到了大肚子的弥勒佛,他正慈祥地看着我哩;我看到了拿着宝塔的托塔天王,威武极了;我还看到了昂首挺胸的四大

天王,他们好像正愤怒地看着我,手上还拿着宝剑、琵琶、青蛇和大伞,分别象征着做事冷静、时时快乐、理解渗透和认真观察。来到大雄宝殿,高大、威武的如来

佛正慈眉善目地看着芸芸众生,在庄严肃目的大殿里,透露着威武慈祥的气息,使我不由自主地为之参拜。我又来到侧面长廊观看介绍栏,了解到南少林寺是北少林

寺的一个分支,传承了武术的精髓,还专门为这个创建了一所武术培训学校呢!为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南少林寺,踏上了弯延曲折的下山之路,透过车窗,我发现了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莆田新城,好一派热闹非凡的场景,与山上

宁静安详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正在想:我们一直过着繁华、喧闹的生活,有时也要寻找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这也许就是爸爸妈妈带我来此一游的初衷吧!

2. 对泉州南少林寺的描写

泉州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也称南少林寺,位于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

据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转引唐《闽中记》云:“天坛傍少林寺,智空禅师拜会王太守,立于天坛。”,可知唐代泉州少林寺的中心位于东岳山“天坛”之旁。

天坛遗址仍存,即位于现存“东岳行宫”前面20米处。天坛之旁,南少林寺遗址仍依稀可辨。

泉州南少林寺是一个庞大建筑群体,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南少林寺的一小部分。

在东岳山脚的村庄内,原江夏侯周德兴“剪刀剪芙蓉”穴的坟墓稍东,旁通往福州的古大道,仍有一地名叫“山门”,位于天坛东侧约一里。这便是少林寺的山门。

过山门有一条山沟,流水潺潺,名叫“洗脚坑”,传说进少林寺须先在此洗脚,以示清净与虔诚。沿山门而上,可见一片开阔地,是少林寺庞大建筑群遗址,在上世纪70年代辟为“打靶场”。

当年辟建靶场时,曾发现古井和古建筑群体墙基遗址。 自唐龙朔元年(661)前后,“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诏焚少林寺”,一千一百年间,泉州少林寺经历了三兴三废的历程。

少林寺三次被毁 一、始建于龙朔,废于天佑 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转引唐《闽中记》云:唐龙朔元年(661年)以前,“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凡十三落。”“少林寺十三进,周墙三丈,陇田百顷,树林茂郁。”

“天坛傍少林寺,智空禅师拜会王太守,立于天坛。” 智空(字道广)系救唐王闻名的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其入闽,为闽武僧之始,传十二门徒,有力能擒虎、善挟千斤之鼎者,有能执千斤之弩、能舞百节链锤、飞行迅速者…… 《闽中记》又说:唐天佑元年(907),“少林寺反王审知附梁,被毁”。

南宋施梦说《东鲁诗集》也说:“少林寺宇筑清源,十进山门万丈垣;百亩田圆三岭地,千僧技击反王藩。” “王藩”即指闽王王审知。

王审知毁泉州南少林寺,是该寺的第一次被毁。 二、兴于太平兴国,废于至元 《西山杂志》载,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诏修泉州南少林寺。

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的第二次兴起。北宋刘昌言诗:“遗迹清源兴国建,泉南到处少林风。”

兴国即宋太宗太平兴国年号(976—983)。惠安县东桥镇东湖村保存的张氏族谱复印件载:“仕志,字法义,以石雕名世,工巧绝伦,如泉州少林寺门前之石狮子……”张仕志是宋代人张仕逊的胞弟,说明他参与了宋朝泉州少林寺门前石狮子的雕刻。

北宋文献记载,少林寺有山门、大雄宝殿、法堂、达摩祖师堂、十三堂、罗汉堂、玄女堂、藏经阁、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其他配套设施,占地400亩。2002年复建天王殿时,从地下挖掘出石制寺庙构件40多件,其中塔座1个、塔盖1个、与承天寺应庚塔相似的塔刹7个、石帽4个、柱础4块、石柱6根等,保存完整的直径达1米的榫石就有20块,体现出当时寺庙建筑的宏大规模。

还从现场发掘出大量的瓦片和瓦盖。专家推测,这些构件极有可能是唐宋时期泉州少林寺的建筑构件。

唐、宋鼎盛时期,寺内曾住有武僧数千人。 《西山杂志·统志》又载:“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寿庚之降元。

少林寺长老元妙……俗称赵孟良……(元兵)追至少林寺……先行奇握温斯也,凶残成性,挥令冲少林寺,激起千僧之愤也。刀光剑影,以一当十,元兵尸横清源城东,枕骸遍野。

唆都至,发矢,千僧毙焉,存者百人……亡入德化(戴云寺)。”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第二次被毁。

明中期,安溪富翁兼善人李森(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出钱购买东岳山大片荒地作为义冢用地,供泉州人免费埋葬尸骸。这些义冢用地,似乎也是少林寺南宋末千僧抗元后被毁的荒地三、兴于洪武,废于乾隆 《西山杂志》:明洪武十年(1377年),玄妙观法本(宋末千僧抗元之后逃至德化的少林寺僧人,高龄百三十有五)劝募州官黄中立“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

僧人传技击于泉南。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的第三次兴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载:“镇国东禅寺在仁风外东湖畔……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后废。僧人修其旧址十分之一,兼祀知县彭国光,以彭曾为僧复寺田也”。

嵩山少林寺德虔法师《少林武僧志》(北京体院出版社,1988年)称:“《少林寺内传》载,垣然和尚武功超群,受到(明)嘉靖皇帝(1522—1566年在位)的嘉奖。当年垣然和尚的高足月空法师曾受命带领30多个打出山门的武僧,到福建泉州平倭立功,并在那里建立一座南少林寺,做了该寺的方丈。”

可知北少林寺的《少林寺内传》明确记载明代泉州有个南少林寺,至于说是新建,则为误传。时至今日,闽南仍流传着北少林武僧平倭的故事。

清乾隆年间,乾隆下江南,担心南少林武僧与郑成功(参见《泉州人名录·郑成功》)的党羽勾结,“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秋诏焚少林寺……从兹无复敢修者。”部分寺僧避于南安一片寺。

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第三次被毁。 火烧少林寺之后,少林寺和尚至善法师避祸民间,继续招收少林弟子,反清复明。

至善、洪熙官及其弟子传至广东。

3. 作文写甫田南少林一百字

以上乘武功誉满世界的少林寺,分划成“南拳北腿”。

“北腿”的发祥地为河南嵩山少林寺,这是无可争议的。“南拳”的争议较大,单在福建境内争得头破血流的便有三处:泉州丰泽区南少林、福州市福清南少林、莆田市荔城区南少林。

在“正宗”的争夺中,福清渐渐的败落了下来,倒是泉莆相争更加激烈。1992年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根据先辈叮嘱,暂定了莆田的林泉院即南少林寺,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

在西天尾通往林泉院宽广的水路道路上立着一个巨大的牌楼,上面有赵朴初老先生的“南少林寺”的题字。

4. 描写少林的句子有哪些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

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后来,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

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香火缭绕的大殿里,木鼓声声,佛号悠扬。

闭目合十的僧人们一本正经地在诵念着普度众生的经文。操场上,数以千计的当代"少林俗家弟子"喊声阵阵。

兜售佛珠的女人们缠着游人巧舌如簧。居心叵测的不法僧人瞄着游人的腰包,盘算着骗局和陷阱。

大雄宝殿上端坐的金身佛祖,以千古不变的宁静,端庄,慈眉慧眼,于红尘滚滚之中注视着少林寺的今天和明天。整个寺院古色古香,古砖古瓦古树,一景一物饱经历史风霜。

每一座建筑物都显得苍老高深,蕴含深广,没有一点衰败气象。一座建筑群就是一个艺术宝库,飞梁画栋层层叠叠,这些木质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全靠各梁柱齿交沟含,互为抵御,稳稳妥妥地把一座建筑支撑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这些能工巧匠缜密的艺术构思,真是不可思议。还有那些梁柱上的雕刻,不知前人是如何把这些优美的艺术图案雕上去的。

藏经楼里,不知又存藏着多少古人的笔迹。千年风云变幻,依然无法改变这座古寺的颜色。

诗句有: 《游少林寺》 (唐)沈佺期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沈佺期(约656——713),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

唐高宗上元二年进士。长安中,任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后转考功郎给事中。

曾因贪污及谄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在今越南境内)。稍迁台州录事参军。

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其诗多应制之作,流放时期的作品,则多对其境遇表示不满。律体谨严精密,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沈佺期集》十卷。

5. 描写少林的句子

你好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后来,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

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 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扬名海内。少林寺和尚13人,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并特别允许少林寺和尚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庙内有一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记述了这一段历史。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成驰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宋代,少林武术又有很大提高,寺僧多达2000余人。明朝到达鼎盛时期。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山脚下,有一处塔林,这是唐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余座。这是中国最大的塔林。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1316665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内还保存了不

满意请采纳

6. 嵩山北少林,莆田南少林

嵩山北少林:位于登封市西北15公里处的嵩山少室山下,因为此地环境清幽,周围俱是密密匝匝的树林,所以得名“少林寺”,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年间,以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而著称。

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召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因为有这两方面的原因,少林寺历来颇受重视,现在寺内各殿都有很多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寺中的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水准。

现在少林寺占地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少林碑林、天王殿、山门、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室、钟楼、鼓楼、立雪亭等。

莆田南少林:南少林寺遗址位于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

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于“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据考,荔城区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据考,该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毁。

现在,莆田南少林寺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山门以及赵扑初题额的“南少林”牌坊等,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周围的古竹寺、霞梧院、九莲岩等大小寺院环绕着南少林寺,形成气势昂扬的寺院群落,重现了当年十方丛林的恢宏气度。

7. 谁知道莆田南少林

南少林有三处遗址! (一)泉州南少林寺 据历史记载,中国的少林寺,差不多有10处之多。

最有名的当属河南登封少林寺,建寺最早、影响最大。其次是福建省晋江市东门外的泉州东禅少林寺。

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贡献,也以这二者为最,传奇故事颇多。 福建泉州东禅少林寺,相传为唐初嵩山少林寺武僧智空入闽所建,址在清源山之东岳山麓,一向为我国南禅及南少林武术之中心,声名远播。

自唐宋元明清以来,历经三废三兴。据清代《西山杂志》记载,唐天佑元年(公元907年),“少林寺反王审知附梁,被毁”,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诏修;南宋景炎元年,“清源少林寺千僧蒲寿庚之降元”,千僧抗元,少林寺再次被毁,明洪武十年,州官黄立中“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直至清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少林寺第三次被毁,火烧少林寺之后,少林寺和尚至善法师避祸民间,继续招收少林弟子,反清复明。

部分武僧逃入德化避难,其藏身地一直是个谜。近来有人证实,泉州市德化县福建省著名的戴云山脉是当年南少林武僧的落脚点。

在乾隆年间,一代武林宗师洪熙官进了泉州少林寺,拜至善禅师为师,继续发展南少林拳。后来他在广东佛山习武、开馆授徒,培养出了南少林拳王黄飞鸿,后又由黄飞鸿弟子传至香港,并远播东南亚及美国等地。

现位于东岳山脚下的泉州市少林寺,挖出了大量唐宋时期南少林寺的建筑构件之后,位于南安石井镇埭头村的颜岗寺又发现了一处“南少林五祖”之一的墓塔,为“南少林发源地在泉州”的说法再添一重要左证。正在施工的泉州南少林寺二期工程在复建天王殿工地上,已陆续出土一批唐宋时期古石础、石柱、石塔刹、药碾槽、宋瓷花瓶等珍贵文物。

此间考古人士称,这是南少林考古的又一新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泉州南少林遗址历史。但所有这些的证据还是难以服众,最重要的一点是无直接记载“少林寺”的字样,但它对我国的宗教与佛教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莆田南少林寺 1986年,莆田市在西天尾镇北部层峦叠嶂中的九莲山麓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以及五口建造于北宋年间的大型花岗岩石槽残碑、石柱等,学者们从石槽长226厘米、宽100厘米,槽旁刻有“诸罗汉浴煎茶散” 字样,判断这是僧兵治疗伤病用的石槽,又从残碑、石柱上的“林泉院”、“寺山界”字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口重达数千斤的宋代石槽,槽上刻有“当院僧兵永其佳其合共造石槽一口”,推测此遗址可能是南少林寺遗址。 九莲山南少林寺海拔500多米,地形酷似河南的山间盆地,居九华山脉中段,地势十分险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

山间盆地小平原,耕植可以自给,大本营离各个隘口不过数里之遥;且坡度平缓,如有军情,到隘口凭险据守不过片刻功夫。从地理形势上看,林山实在是个易守难攻的藏龙卧虎之地。

寺区周围有朱山、樟江、寨头等10多个山寨。目前各寨遗址均存。

山头尾和梧桐山还有高三、四十米颇为壮观的山涧瀑布。少林寺遗址正处在九莲山盆地的中心,寺院的基地有两面三刀万多平方米,十方丛林的气度可想而知。

清初,南少林寺因在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王朝深为忌恨,遣兵焚毁,莆田南少林寺从此湮没于历史烟尘之中。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中国佛教会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出席新闻发布会,他根据先辈叮嘱,暂定了林泉院即南少林寺,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

现在,莆田南少林寺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山门以及赵扑初题额的 “南少林”牌坊等,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周围的古竹寺、霞梧院、九莲岩等大小寺院环绕着南少林寺,形成气势昂扬的寺院群落,重现了当年十方丛林的恢宏气度。

唯一的遗憾是所有记载只是“林泉院”的痕迹,并无记载“少林寺”的字样,还是不能服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