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沙水村,
有一栋“大胆”的房子,
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看几眼,
它没有外墙,
且360度透明,
屋顶上还有一个大浴缸,
更令人意外的是,
屋主刘湛洪竟是一个60后。
白天与黑夜不同状态下的房子
2021年他找到设计师陈国栋,
提出想盖一栋
可以让祖孙三代共居的家。
没有遵循传统广式民居的青砖红瓦,
陈国栋用玻璃和铝合金网格做外立面,
建造了这栋360平方,高4层的家,
这栋房子不仅对刘湛洪有特别的意义,
也是整个村子的骄傲,
“发动了村民们所有的智慧跟能力。”
从房子内部向外看的视野
9月,一条来到广东佛山,
拜访了这个60后、90后、
00后共居的“无墙之家”。
撰 文:秦 楚
责编:倪楚娇
四面全透明的房子
车子一驶入广东佛山沙水村,视野便只剩下一线天。井字形、格子状,一米多宽的巷道,是典型的广东村庄格局。
穿过密密麻麻的民居,远远地就看见一栋通体发亮的白房子,仿佛村庄中的萤火虫,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这栋自建房不仅和周边传统民居大相径庭,更奇特的是——它没有外墙,360度全屋透明。一眼望去,人影若隐若现, 稍微走近两步,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屋内人的活动,家具摆设也看得真切,让我们不禁疑惑,在这个房子里如何生活?睡觉、上厕所能有隐私吗?
和周边传统佛山民居对比明显
小朋友可以从墙洞中探出头和地下一层的爷爷打招呼
和村口广场上的二叔婆闲聊几句,屋主的形象逐渐清晰了起来。虽是60后,但刘湛洪却特别前卫,不但是村里第一个放弃稳定工作,下海经商的人,也是村里第一批买进口摩托车、大哥大的。
几年前,在外奔波几十年的刘湛洪回到家乡,出任村书记。如今,刘湛洪一家七口人在这里生活。
2021年,他开始在村里建造这栋“另类”的房子。他找到同为土生土长的广东设计师陈国栋,在了解了刘湛洪的诉求后,陈国栋提出了一个“全透明”方案。“刘叔是第一个接受我的方案的人,他说这个好,我完全想象不出来。” 陈国栋说道。
广东传统乡村建筑密度大,房屋鳞次栉比
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这却是陈国栋经过对广东乡村肌理的实地考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提出的设计方案。
广东传统乡村的建筑密度很大,大部分宅基地基本只有八九十平方。近些年,村里的人口密度增大,村民把房子盖得越来越高,墙上几乎没有开窗,像一个个封闭的方盒子。
“我小的时候,大家的房子都特别低矮,有一个小天井,就形成了巷道里头的荫蔽空间,一到下午,小孩儿们就跑到巷道里头去纳凉,穿堂风特别的舒服,晚上可以在院子里头看星星……
我就希望满足刘叔一家的空间诉求的前提下,‘解放’房子,打破壁垒,恢复村民跟村民之间的一种集体共居。你在家里做菜,路过的邻居过来可以打招呼,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更紧密一点点,更有温度一点点。”陈国栋说道。
通透的空间环境
整栋房子的外墙,采用透明的玻璃和铝合金网格。
“最早大家可能感觉好像很通透,担心隐私的问题,说,陈老师是不是太开放了?但实际上网格正面去看的时候,它是通透的,但侧一点,里头的玻璃其实有反射,映射进来周边的景象,这样在外面,人是不容易看到室内的,但室内看向室外是毫不费力的。”
金属网格为2×4公分的菱形格子,扭转一定的角度后形成
为了保障隐私性,房子的布局颇有讲究。
东面是房子的主要采光面,因此保留最大尺度的窗,将主要活动空间放置于此侧。和邻居贴得比较近的西、南、北三面,均设计为过道空间。
室内植入内嵌盒子结构示意图
整栋房子下挖1米8,从竖向空间上进行错位。“以前邻里之间的房子就是窗户对着窗户,厕所对着厕所,更加没有隐私可言。”但现在有了视觉上的错位,隐私性反而增加了。
同时,设计师在内部植入了一个内嵌的盒子,“相当于一个小盒子套了一个大盒子”。需要休息的时候,只要将内部的小盒子关闭起来,外面则完全看不到内部。
外挂金属网保持房间内部环境通透
考虑到居住的使用感,陈国栋选用了3公分厚度的隔音玻璃,只要关闭门窗,即使没有外墙,室内也可以保持安静。
玻璃与金属挂网间隔25公分,以便于隐藏所有管线,日常通过气压枪就可以清理外墙。
外挂的金属网不仅可以控制房屋的采光和空气流通,使房屋保持通透的状态,还回应了当下佛山大量生产加工金属网的地区特点。
“最开始会有好奇的村民们问,这个房子夏天的电费会不会特别高?实际上内部的小盒子也起到了第二道屏障的作用,刘叔他们睡觉的时候,不需要开整屋空调,只要打开局部空调,就能达到有效制冷。”陈国栋说道。
围绕着小盒子,形成环形楼梯,随着楼梯的旋转向上,可以从一楼客厅直达屋顶露台。楼梯的东南西北角设置了窗洞,做可推拉的窗,一打开便可形成穿堂风,实现室内气流的自循环。
从负一层的餐厅到顶楼露台,植入了三个挑高空间,形成上下之间空气的流通,达到“烟囱效应”
房子建造过程中,刘湛洪常常喝完早茶就到现场帮忙。“会有路过的人问我,点建造成咁样(为什么房子建成这样)?像个鸟笼子,我都邀请他们等完工后来家里坐坐,真实感受一下。” 刘湛洪说道。
孙子、孙女最喜欢在阶梯上下奔跑嬉闹
历经两年,终于完工。刚入住时,刘湛洪一家有点儿不适应, “让人睇(看)光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刘湛洪反而越来越有安全感。“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外面下雨了,可以近距离看到水珠从玻璃上流下来;晴天的时候,风吹过树枝,倒映在玻璃中,打开边窗,还能听到沙沙声。人一旦面对大自然,尤其是你熟悉的景观,是无比安心的,我们村里三代的房子都在这里了。”
现在,刘湛洪一家在屋里唱卡拉OK的时候,经过小巷子的左邻右舍,偶尔会探头过来一起哼唱两句,顺便聊上两句家常。
小朋友和爷爷可以随时互动
因为刘湛洪一家人横跨60后、90后、00后三代,生活经历、喜好反差大,如何在一栋房子内实现三代人的和谐共居,是陈国栋面临的另一个问题。“不仅是没有外墙,也要打破人心里的墙壁,形成群居的一种生活方式。”
从负一层餐厅到顶楼露台,每一层的墙壁都做得通透,挖了七个洞。入户门一开,家人在浇花或者在做家务的时候,小朋友的头可以伸出去跟爷爷打招呼。二楼开了一些木窗户,一推开,头可以伸出来,“从竖向上把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层的小台阶做了镂空,一层和地下一层可以互动
开放式厨房让家人可以更好地交流
每一层的功能布局是灵活的,一家三代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负一楼是开放式厨房,儿子、女儿可以做菜,爷爷奶奶在一旁的内庭院弄弄花草。“刘叔在村里头也弄了一块地,每天去种田,他说这是他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我们把部分植物移到室内来,也是延续他的生活习惯。”陈国栋说道。
二楼有个大通铺,白天把被子一收起来,是一个开敞的空间,小朋友们在这里游戏,大人在一旁可以看书,喝杯咖啡,三代人既可以独处又可以联通。晚上拉上门,变成半封闭空间,可以容纳一家人一起睡觉。
屋顶露台是全家人的集会空间
天台是全家人纳凉的空间,可以供全家人在上面集会,家庭烧烤是刘湛洪最喜欢的活动。屋顶的浴缸是给他孙子、孙女准备的,夏天小朋友可以在里面自由地玩水,登上踏台,还可以远眺到日落的美景。
房子前的广场上会聚集村里的男女老少
“其实,最开始我也很好奇刘叔为什么要建一个这样的房子,他说想给家人在村里留下一个百年的房子,给小朋友留下三代人一起生活的记忆。”陈国栋说道。
每天晚餐前,刘湛洪会带着孙子、孙女顺着楼梯在屋里转转,和他们讲讲屋后老祠堂的来历,然后探出头,和左邻右舍倾偈(闲聊)一句“今天做了乜嘢饭”(今天做了什么饭)。
掩映在自然环境中的房子
实际上,刘湛洪盖这栋房子还有一个不曾和外人提及的原因。“我女儿丽珊从小一个人独立,大了去了美国,她是读广美毕业的,设计师陈老师也是,我想把他们广美的作品搬到我们农村里面,我很重视女儿,为她去建这个房子。”
和中国大多数父亲一样,刘湛洪对女儿的爱是“藏”着的。他向外人介绍起女儿是滔滔不绝的,但在女儿面前很多时候却是沉默的,连丽珊的哥哥都会忍不住“吐槽”,“成日背后念,当面又唔讲(当她面的时候又不说)”。
左:刘湛洪和女儿、儿子小时候的合影;右:去纽约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因为女儿从小喜欢艺术,刘湛洪就竭尽所能送她去学习,“那个时候我们两公婆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起来送她去上课,周末就煲好汤送过去。后来她广美毕业去了美国留学,我们花16个小时到纽约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我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再读书了,文化程度不高,但我很为我女儿骄傲的,这些年她读书、学艺术花了不少钱,都是我一分分赚来的辛苦钱,可我觉得很值得。”刘湛洪说道。
刘湛洪挑过砖,运过煤,走过买卖,1988年选择下海经商。“最艰苦的时候,我老婆在一个市场里面摆地摊卖衣服,我去珠海涤纶厂里,拉废料回来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回到家,天都黑透了,小孩子只能寄养在外婆家。”
外挂金属网局部
天台区域的水磨石局部
这栋房子不仅对刘湛洪来说有特别的意义,也是整个村子的骄傲。“发动了村民们所有的智慧跟能力。”
天台的水磨石是由工厂里做保安的大爷手工刷制的,“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曾在施工队待过,60多岁了,刷得比工人做得还要好”。外挂的铝合金网格支架则是由村里开餐厅的小哥帮忙拧上的螺丝。
建房子所有的材料,都是村里周边几个镇的工厂提供的,这栋房子集合了全村人的帮忙和智慧
外立面每一块玻璃重达一千公斤,因为楼间距过小,无法使用吊机。最后是十几个村民一起一块块搬过来,直接手工安装,“非常猛的”。
“不仅如此,建房子所有的材料,都是村里周边几个镇的工厂提供的,而且都是小厂,不是大厂,里面也就有五六台机器。这栋房子仿佛一个平台,串联了村子周边的中小型工厂 。” 刘湛洪说道。
房子在佛山民居中的鸟瞰视角
外挂材料的打样工厂就是一个俩夫妻经营的小厂,第一轮打样出现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米八的外挂材料网格,因为没有经验,工厂一开始怎么都做不出来,后来一起讨论,用拼装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想不到最后真的都实现了。”
“这些工厂从来没用这些材料盖过房子,等房子竣工,去做验收的时候,他们都很惊讶,现在就特别自豪地说,我在哪里做了一个这样的房子。”
这栋没有墙的房子落成后,不仅成为了村里的“明星”,来参观的村民络绎不绝。
附近来逛公园的人,还会因为这个发光的盒子汇聚到村头的广场,下棋的爷爷,带孙子的二叔婆,时不时传来一句“饮早茶咩”。
现在,刘湛洪每天都会坐在广场的大榕树下,和村里的男女老少从天亮聊到天黑, “有聊不完的话,然后看着细路仔(小男孩)、细路女(小女孩)在一旁玩,我觉得这就是最踏实的幸福。”
部分图片提供:無名营造社、刘湛洪